一、海运集装箱为什么紧缺?
造成这一问题的直接原因还是全球疫情的影响,这几个月的集装箱全球分布严重不均,我国出现严重不足,而欧美出现了严重积压。亚洲出口到欧洲的货物随着欧洲封闭的缓慢解除而激增,欧美港口因为大量的集装箱滞留导致港口拥堵,集装箱无法返回,进而影响了亚洲这边的集装箱可用性,导致供不应求,海运集装箱数量出现大规模的短缺。
二、海运集装箱市场分析?
1、近年我国船舶减少,但集装箱箱位总体不断增加
从近年我国远洋船舶供给端分析,2016-2020年,中国远洋运输船舶呈下降趋势。2020年中国远洋运输船舶数量为1499艘,相比2019年下降9.9%。相较于2016年,2020年远洋运输船舶的数量减少了约900艘,降幅为39.8%。
从近年我国沿海船舶供给端分析,2017-2020年,我国沿海运输船舶数量保持持续在10300-10380艘之间浮动;2020年,中国沿海运输船舶达到了10352艘,相比上年同比下降0.1%。
虽然近年远洋运输船舶总体数量减少,但是自2018年开始我国远洋运输船舶集装箱箱位持续攀升。2020年,中国远洋运输船舶集装箱箱位达到了180.8万TEU,相比上年同比上升48.9%。
2016-2019年,中国沿海运输集装箱箱位呈上升趋势,发展较为迅速;2020年中国沿海运输集装箱箱位位60.91万TEU,同比下降了3.7%。中国沿海运输集装箱箱位近四年复合增速为10.1%。
2、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缓慢上升
从需求端来看,中国集装箱运输市场需求缓慢上升。2016-2020年,中国规模以上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逐年上升,2020年为26430万TEU,同比增长1.2%。其中,沿海港口完成23429万TEU,增长1.5%;内河港口完成3001万TEU,减少0.5%。
2020年,上海港、舟山港、深圳港、广州港和青岛港为中国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五的港口,该五个港口的集装箱吞吐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上海港全年吞吐量为4350万TEU,同比增长0.4%,排名全国第一。舟山港和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872万TEU和2655万TEU,同比增长4.3%和3%,位列第二、第三。
三、2022集装箱运输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2022年集装箱运输行业未来发展趋势还是比较好的,现在因为疫情很多国家相互之间的交流少了,对各种物资的需求很大,所以急需在疫情好转以后集装箱运输行业把各国之间的产品进行相互交流,提升自己国家的产品竞争力,所以需求量很大
四、2021中国海运集装箱一箱难求的原因?
2021年,对于海运而言,自去年下半年开始的集装箱“一箱难求”的情况会有所缓解吗?
去年下半年起,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全球贸易运输中最普通,同时也最不可或缺的集装箱突然变得抢手了,以至于各种尺寸的海运集装箱价格不断飙升。而这股飙升的势头在进入2021年后,仍在继续。
五、集装箱行业的现状?
受国际集装箱运输需求持续旺盛、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导致境外物流供应链梗阻、部分国家港口严重拥堵以及苏伊士运河堵航等影响,国际集装箱海运市场运力供需失衡,集装箱船舶运力紧张、海运物流供应链多个环节价格高涨成为全球普遍现象。
不过,延续了15个月的上涨行情自去年四季度开始出现回落。尤其是去年9月中旬,因电力紧张导致大量工厂限制用电,加上高涨的海运运价迫使外贸企业减少出货,集装箱出口货量涨幅从高点回落,业内焦虑的“一箱难求”率先缓解,“一舱难求”也趋于缓和。
多数集装箱产业上下游企业都对今年市场做出了谨慎乐观的预期,判断今年不会再出现去年的场景,将进入一个调整期。
行业回归理性发展
“我国集装箱国际运输市场在2021年出现了历史纪录的‘天花板’,经历了订单暴增、价格高涨、供不应求的极端局面。”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李牧原解释说,所谓“天花板”现象,就是过去十年没有出现,后面十年也很难再现。
不过,这样的疯狂势头已经得到了遏制。“从去年第四季度开始,‘一箱难求’情况基本得到缓解。”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会长黄田化在2022年上半年集装箱行业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集装箱生产量约为162万标准集装箱,同比下降40.9%,行业整体回归理性,回到历史正常水平。
集装箱行业恢复正常与交通运输恢复正常密切相关。上半年,在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和俄乌冲突影响背景下,我国多式联运经受住了考验,海铁联运持续增长,中欧班列快速恢复,为保障国际国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加快推动复工复产、复商复市,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上半年,我国集装箱吞吐量完成1.4亿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3%;其中外贸集装箱吞吐量超过8500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6.1%。
“总的来看,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随着物流保通保畅等各项措施落实到位,交通运输上半年主要指标在经历4月份短暂波动后逐步恢复,特别是货运量基本恢复至去年同期水平,港口外贸集装箱吞吐量保持增长,交通投资、快递业务量总体回归正常发展轨道。”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舒驰说。
“从中长期来看,预计我国主要港口集装箱运输将从中高速增长逐步放缓,港口之间的竞争也将加剧。”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教授谢刚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