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的简介内容是什么呢?康乃馨的简介内容?

一、康乃馨的简介内容是什么呢?康乃馨的简介内容?

在1907年,粉红色的康乃馨被作为了母亲节的象征,从此以后,此花一直是献给母亲的花。康乃馨即香石竹,又名狮头石竹、麝香石竹、大花石竹、荷兰石竹,为石竹科石竹属的植物,分布于欧洲温带以及中国的福建、湖北等地,原产于地中海地区,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普遍的花卉之一。

康乃馨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属于多生宿根草本植物。因花瓣具繸缘及香郁气味,而广受栽培。一般分为花坛康乃馨与花店康乃馨两类。花坛康乃馨包括许多变种与杂交种,植株高约30~75公分(1~2.5市尺);花色繁多,直径多小于5公分(2吋),生长于硬直的茎干上;叶狭长,蓝绿色,在茎上形成叶鞘;茎节膨大。花店康乃馨可能是花坛康乃馨与中国石竹的杂交后代,植株较高,可达1公尺(3市尺),较粗壮,花朵也较大;在温室里几乎可以连续不断开花。此外,花店康乃馨还有迷你型以及枝饰变种。康乃馨是最受欢迎的切花之一,可供作插花、胸花等。1907年,美国费城的贾维斯(AnnaJarvis)曾以粉红色康乃馨作为母亲节的象征。而在欧洲,康乃馨曾被用来治疗发烧,在伊丽莎白时代亦曾被用为葡萄酒与麦酒的香料添加剂,以代替价钱较贵的丁香。

二、飞机的发展史简介?

20世纪初,在美国有一对兄弟他们在世界的飞机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就是莱特兄弟。

在当时大多数人认为飞机依靠自身动力的飞行完全不可能,而莱特兄弟却不相信这种结论,从1900年至1902年他们兄弟进行1000多次滑翔试飞,终于在1903年制造出了第一架依靠自身动力进行载人飞行的飞机“飞行者”1号,并且获得试飞成功。

同年,他们创办了“莱特飞机公司”。这个时候的飞机都是单台发动机,在飞行中,常常会出现发动机突然停止工作的故障。这对飞行安全始终是个威胁。

1910年12月10日,在法国巴黎展览会上,罗马尼亚人亨利·科达,第一次使用喷气发动机。虽然在表演中飞机坠毁但幸运的是其本人被弹出了驾驶室。

1915年12月,德国的容克制造了一架全金属飞机。该飞机使用的是薄薄的罐头盒铁皮制作而成,并非现在的铝合金材料,所以这架飞机被戏称为“驴罐头”。

1942年7月,德国23岁的奥海因经过千辛万苦的努力,制造出了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同年7月18日试飞。因喷气式飞机比螺旋桨式飞机要快160km/h,得到德国政府的同意开始投入空战,1945年8月德军用37架喷气式飞机击落了18架美国的螺旋桨飞机,在同盟军中引起了震惊。

飞机的发明,使人们在普遍受益的情况下又产生了新的不满足。飞机起飞需要滑跑,需要修建相应的跑道和机场。这就带来了诸多不便,于是有人开始探索可以进行垂直起落的飞行器,通称直升机。

1939年9月14日世界上第一架实用型直升机诞生,它是美国工程师西科斯基研制成功的VS-300直升机。西科斯基原籍俄国,1930年移居美国。

本世纪20年代飞机开始载运乘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开始把大量的运输机改装成为客机。

6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大型运输机和超音速运输机,逐渐推广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60年代以来,世界上出现了一些大型运输机和超音速运输机,逐渐推广使用涡轮风扇发动机。

著名的有前苏联生产的安-22、伊尔-76;美国生产的C-141、C-5A、波音-747;法国的空中客车等。

三、内容平台发展史?

新媒体的发展是时代需求下的产物,随着移动终端的高速发展,传统媒体的变革是迫不得已,更是大势所趋。新媒体的发展虽然快速,但并非一蹴而就,发展历程也经过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门户主导——SEE

第二个阶段:搜索主导——SEARCH

第三个阶段:分享时代——SHARE

第三个阶段:社交时代——Social

四、中国航天发展史简介?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随着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飞船返回舱于次日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成功着陆。

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按照预定计划在太空完成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后,于1月16日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返回。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环绕地球飞行了108圈后,于4月1日准确降落在内蒙古中部地区。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载人航天工程又称“921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1992年1月做出决策并开始实施的重大工程。1999年月11月成功发射了第一艘无人飞船,随后又成功发射了3艘无人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胜利完成了我国首次载人飞行,实现了中华民族“飞天”的千年梦想。

2005年10月12~17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圆满完成神舟六号飞行任务,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五、《梁祝》内容简介?

  

1、故事内容  祝员外之女英台女扮男装去万松书院求学,途遇梁山伯,一见如故,结拜为兄弟。  同窗三年山伯不知英台女儿身,英台因接到家信促其速归不便明言,将白玉扇坠请师母转交山伯,作爱情信物。山伯知情后,赶去祝家,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她至死不从,山伯气急病亡。马家来娶亲,英台浑身缟素,经山伯墓前,坟墓爆裂,她跃入坟中,墓复合拢,梁祝化为蝴蝶。  

2、故事影响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其中,《梁祝传说》是中国最具魅力的口头传承艺术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自西晋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六、鹿鼎记内容简介?

《鹿鼎记》 此书是金庸小说的封笔之作,也是武侠小说中的“四不象”作品。它超出了江湖恩怨、武林夺宝的旧模式,通过壮阔的画面与多彩的人物个性,运用调侃的语言,去表现中国“国民的悲剧”与“文化悲剧”,并将韦小宝的机智、油滑以及无赖的本色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部小说讲的是一个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小孩韦小宝,他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荡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等地的故事。书中充满精彩绝伦的对白及逆向思考的事件,多读几遍搞不好可以“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呢!

韦小宝笑称自己“不学无术却处处有术”,却靠着这不学之术在太监、钦命大臣、帮会堂主、和尚、甚至七个美女的共同老公这些职务上胜任愉快。

这样的人挑战了真实的人性,证明武功和权利不是这世上唯一可取之道,并大大推翻前面几部那样摧心裂肺的爱情观念,来了个七美大团圆,人人都有奖! 金庸先生将韦小宝的个人经历与历史紧密结合,大玩历史哈哈镜的手法,令人赞叹,几乎信以为真。

而小宝的做人方法及毫不留情的揭出人生各阶层黑暗面的这种做法,使得这部书成了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地。其实,韦小宝是个最最普通的人,好像也就是在你我身边的那些人一样。

这是金先生最后一部小说,也是登峰造极之作。

七、安家内容简介?

该剧讲述了某房地产中介公司大区经理房似锦,临危受命去挽救一家业绩不断下滑的门店之后所发生的故事。

房似锦年纪轻轻已经是安家天下中介公司的金字招牌,她在上司翟云霄的授意之下,空降静宜门店担任双店长。门店原生店长徐文昌是个“高贵的人”,他推崇“人性流”管理方式,也不屑对付手段卑鄙的对手。

到任后房似锦施展雷霆手段坚壁清野,对外辣手反击,对内冷血整肃。虽然在房似锦的铁血管理下众人苦不堪言,但是业绩的提升的确振奋了门店士气。

房似锦的管理方式和处事之道与徐文昌截然相反,而业务员们也在两位“神仙”的较劲中左右为难。

身为房产中介的他们不仅要帮助客户买房卖房租房,还时常被裹挟着卷入他们的人生,见证他们生活中的歌舞升平与一地鸡毛。

八、《茶馆》内容简介?

《茶馆》是老舍的话剧作品,展现了戊戌变法失败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名政府覆灭前夕三个时间片段的茶馆里的人生百态,所谓“一个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

整部话剧共有六、七十个人物形象,他们间既有个人、各个时代鲜明的特点,又有一脉相传的血缘、观念。总之是让人气罢也无奈,笑罢又哑然,更加觉得国家富强之可贵。

九、红与黑,内容简介?

《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

小说对于连双重人格、矛盾性格和悲剧命运的描写,客观上也揭露了法国王政复辟时期的残酷现实状况以及由此产生的对青年一代的腐蚀和摧残。

小说的副标题名为“1830年纪事”,实际上读者也可以由此而深刻地了解“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和现实状况。

《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带来的社会风气”,强烈地抨击了复辟王朝时期贵族的反动,教会的黑暗和资产阶级新贵族的卑鄙庸俗,利欲熏心。

因此小说虽以于连的爱情生活作为主线,但毕竟不是爱情小说,而是一部“政治小说”。

作者用它长期以来对复辟王朝时期生活的观察,联系当时的实际,注入他对社会矛盾的认识,使《红与黑》成为一部反映复辟时期社会现实的优秀作品。

作品中的“红”代表了穿红色军服的士兵,“黑”代表了穿黑色衣服的教士,这是当时社会中的青年人出人头地的两条捷径,也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社会特征。

作品对社会的种种罪恶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同时,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尤其强调环境对人物的影响,也使这部作品成为典范。

《红与黑》虽然写的是主人公于连一生奋斗的过程和其浪漫的爱情故事,但它把具有童大意义的社会题材作为结构小说横纵经纬的重要因素,并使之成为主人公活动的典里社会环境和依据,因而充分显示了它的现实主义艺术方向。小说比较深刻地反映了法国19世纪30年代的社会现实。

小说中写到了拿破仑热烈而奔放的时代,新兴资产阶级的日益发展和繁荣,以及法国几十万受压抑的小资产阶级青年渴求自由平等,渴望战争的强烈愿望。

小说中也再现了波旁王朝复辟后,耶稣会和修道会独揽大权,肆虐横行,以及保王党和反动教会如何沆瀣一气,视人民为敌的残酷现实。更重要的是,小说中还反映了波旁王朝在覆灭前动荡不安的政治局势,以及资产阶级自由党企图东山再起的勃勃雄心。

小说描写的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这在波旁王朝复辟时期是极为惯见的社会现象。波旁王朝复辟后,许多小资产阶级青年失去了拿破仑时代靠个人天赋晋官加爵的机会。

他们去等级森严的巴黎进行个人奋斗,但只有少数人成功了。大多数人却失败了。这就是王朝复辟后整整一代小资产阶级平民的现实遭遇,于连的悲剧也正是这样一出富于时代特征的悲剧。

《红与黑》打破了学院古典主义因循守旧、向中世纪和古希腊古罗马取材的清规戒律,把当代社会现实生活引入小说,为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并创了先河。

散文化

司汤达在《红与黑》中试验了一种散文化的叙事风格和结构形式。

首先说散文化叙事风格。所谓散文化叙事风格,在司汤达看来,主要是叙事风格上的自然与质朴,而非修辞学意义上的浮夸与修饰。

从《红与黑》的艺术实践上看,无论小说的描写还是叙述,或者人物对话,基本上都体现出这一风格。小说中没有古朴典雅的华丽词组,没有史诗化的壮丽诗句,也没有如浪如潮的浪漫主义式的想象和感情渲染,整部小说都在一种简约质朴的风格中展开的。

为了追求小说风格的散文化,司汤达在小说情节纵向发展过程中,时而切断情节,插入主人公的心理描写或作者本人的评论等。这种写法由于横向描写的增加,势必使小说导向散文化。在小说中,于连的心理活动紧随着情节的叙述,每章,甚至每页都有心理描写。至于小说写到于连最后入狱时,心理描写几乎使情节完全陷于停顿。

因而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情节的“浓度”,使小说走向散文化。除此之外,司汤达本人也时而以全知全能的视野,时而又充当小说中的一个角色出来对小说中的事件或人物发表品头论足的评论。

有些评论固然是画龙点睛,具有点题作用,但有些却完全游离于情节。如写到于连参加德,拉莫尔侯爵主持的一次阴谋会议时,作者加上关于政治与文学关系的一段议论,确是多余的。

《红与黑》小说的结构形式是由三个不同的生活、场景构成的:维利也尔小城、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莫尔候爵府,且三个生活场景又有相对的封闭性和独立性。联接三个生活场景的不是主人公于连性格发展的必然走向,而是于连生活中的偶发性事件,它们纯属于连生活流程中的一个个自然环节。

于连身为一个细木匠的儿子,由于西朗神甫发现了他的才华,教给他拉丁文的《圣经》,尔后把他介绍给德·雷纳尔市长做家庭教师,这对于连说来的确是很偶然的。去贝尚松神学院读书,也是西朗神甫力荐。

这虽然符合于连做神甫的决心,但小说并未说明于连一定要进神学院,况且他进神学院主要是迫于他与德·雷纳夫人的暖昧关系。

至于去德·拉莫尔侯爵府,完全是宗教教派内江所致。如果从另一方面说,这恰恰是有悖于他做一个神甫的野心。

以上说明,《红与黑》的结构形式,不是由主人公性格走向决定的,而是由主人公生活流程中的偶然性因素使然。如果剔了这些因素,《红与黑》的艺术结构便会坍塌,因为三个生活组曲之间,并未由于连性格发展的必然逻辑联接在一起。

作者描写人物不重肖像、服饰等外部特征而重内心世界,擅长运用剖析方法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秘密和复杂性格,例如作品中写到“钟声把他惊醒了,如同雄鸡一唱惊醒了圣彼得一样,他明白执行最困难任务的时间已经到了,他一直没有去想他那个无礼的要求,自从把它提出来之后,它是多么令人难堪地遭到拒绝!

我已经告诉她我今夜两点钟要到她寝室里去,他一边站起来,一边想,我可能又粗野,又没有经验,完全是一个乡下佬的儿子,德尔维尔夫人对我讲得够清楚了,但至少我不是弱者。”

从以上描写可以看出:作者描写人物心理与描写人物行动结合在一起,做到由表及里,静中有动,表里一致,动静结合,为小说的情节发展作了辅垫,作者以高超的心理描写技巧刻划人物,使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完整和丰满,具有生动性和真实性。

作品影响

《红与黑》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也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开列的必读书,1986年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

《红与黑》是法国现实主义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自1830年问世以来,赢得了世界各国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特别为年轻人所喜爱。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于连是一个具有高度典型意义的人物形象,已成为个人奋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词。

《红与黑》在文学史上影响深远,法国有专门研究司汤达和《红与黑》的学问—“司汤达学”和“红学”,还有专门研究该书的“司汤达俱乐部”。

作品评价

司汤达的《红与黑》已显示了20世纪小说的方向,进入这本书中,就会感受到只有第一流的心理小说家才能给予的震撼,因为它带给人们的是更富真实感的精神内涵。——美国教授费迪曼

《红与黑》是我平生最受益的书籍。——法国作家纪德

司汤达的《红与黑》中的于连是19世纪欧洲文学中一系列反叛资本社会主义的英雄人物的"始祖"。——俄国作家高尔基

小说以深刻细腻的笔调充分展示了主人公的心灵空间,广泛运用了独白和自由联想等多种艺术手法挖掘出了于连深层意识的活动,并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是一首"灵魂的哲学诗”。——《外国文学史》

十、《冷血》内容简介?

《冷血》(In Cold Blood)是美国作家楚门·卡波提于1966出版的小说,详述1959年一起位于堪萨斯州霍尔库姆,优渥农人赫伯特·克拉特一家遭灭门的残暴凶杀案。

卡波提获悉此事后,与好友作家哈波·李决定一同前往当地进行调查。他们访问了当地居民与该案的调查人员,摘记了上千页的纪录。

凶手狄克与贝利在犯案后不久被逮捕,卡波提随后以六年光阴著成此书。《冷血》被公认是非虚构小说鼻祖及新新闻主义先驱,同时也成了卡波提的经典代表作之一。

标签: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