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运输业务的货物配载与装卸的区别 海上运输业务的货物配载与装卸的区别是什么

一、过境货物与转关货物的区别?

过境货物是指他国经本国领土运往另一国的货物。包括无需装卸而随原运输工具离境的货物和由国外进口后卸载存放,但未经加工转往国外的货物。过境货物运输的过境手续和运价通常在国际运输协定中规定。

指经收、发货人申请并经海关核准进口货物可以转至设有海关的指运地办理进口手续;出口货物可以在设有海关的起运地办理出口手续后,再转运至出境地海关核查放行出口。

二、乘载与核载的区别?

核载和乘载的区别有2个,分别是:

 1、从意义上看区别:

 (1)实际载人或者载货的数量是乘载,它是一个实际值; (2)规定最高允许的载人或载物的数量是核载。它是一个理论值。

 2、从载人数量来看区别: (1)乘载是车辆实际乘坐的人数,核载是车辆规定能乘坐的人数。比如:乘载8人,核载7人。意思是车上坐了8个人,但是规定车上只能坐7个人,所以超载了; 

(2)核载的人数比乘载的数要少。当实际乘载值远超于核载理论值,即可将其视做超载,这一行为具有极大危害性。

三、配载的配载的原则?

一般来说,轻重搭配是配载的最简单的原则。也就是说用重货铺底,以充分利用运输工具的载重量,轻泡货搭配以充分利用其可用空间体积。最后的结果是,轻重货的总重量加起来能无限接近于限定载重量的最大值,轻重货的总体积加起来能无限接近限定体积数的最大值。但轻重货的搭配并不是随意的,而是要达到上面所说的目的,无论是重量还是体积都要无限接近最大化,同时还要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这就有一个科学的依据、有一个科学的比例才能保证上述目的的达成。

长期以来,物流公司的员工都是凭经验来给运输工具进行配载的,也能获取一定的效益。但这只是凭经验而已,是否已经达到运输工具使用率的最大化、配载效益的最大化了,也从未有人去评估过,同时这种经验对于新员工来说是不具备的。能否有个公式化的计算办法来让大家都会给运输工具进行配载呢?其实很简单,我们在集货时一般都是以重量或体积来计量货物的,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所集货物密度的近似值,从而推出轻重货的配载比例。

四、供货物装卸使用的线路是?

供货物装卸使用的线路叫货物线,或者专用线。

五、cip装卸货物的义务?

cip贸易术语是运费,保险费付至指定的目的地?是指卖方应向其指定的承运人交货,支付将货物运至目的地的运费。办理出口清关手续,办理货物运输保险并支付保费。买房承担货物从交货地点运往目的地的货物灭失或者损坏的风险。

根据这个贸易术语的解释,我们可以看出。cip项下出口方负责货物进出口的装卸

六、退运货物与退关货物的区别?

1、从退运原因上看: 退运货物是指引质量不符、延误交期等原因(加工贸易料件/成品退换除外)。 直接退运是由于误装、溢卸或其他特殊原因。

2、从是否已办结海关进口手续: 退运货物---已办结海关进口手续。 直接退运---被办结进口手续(未申报或正在申报进口,但货尚未放行)。

3、退运审批手续: 退运货物:一般只需经过有关商品检验机构鉴定后,收发货人双方同意即可退运。 直接退运:必须经过海关批准同意后才能退运。

七、保税货物与减免税货物的区别?

中国境内保税区就形同国外,即国外过来的货物放在保税区,相当货物还在国外,不用交关税,但出了保税区进入非保税区,就是从国外进口到中国的意思,要交关税。

中国非保税区货物进入保税区,就表示已经出口到国外了,要交关税了。

保税仓库是已经是中国境内的意思。只是可以储存货物的功能。比如中国贸易企业进口货物入境,但是没有找到货物买主,就可以放入保税仓库,要交监管费,等找到买家就出库。或者入库后想等有个好价钱再卖。这也涉及到海关的不同贸易方式的申报。

八、静载与荷载的区别?

静载也可称为恒载,指确定存在,位置确定,且大小确定荷载。

活载,指位置及大小都不确定,(或有可能变化)的荷载。

恒载等于荷载,习惯上指施加在工程结构,或构件产生效应引起内力的各种直接作用,比如,结构自重,楼面活荷载,屋面活荷载,屋面积灰荷载,车辆荷载,吊车荷载,设备动力荷载及风,雪,裹冰,波浪等自然荷载。

活荷载,简称活载,也称可变荷载,是施加在结构上的,由人群,物料和交通工具引起的,使用或占用荷载,和自然产生的自然荷载。

九、集装箱海洋运输中积载图与货物舱单的区别?

积载图一般是由外理提供,如果是集装箱货物的话,一般即在图上体现的是集装箱在船上的位置分配说明。

货物舱单一般是由船舶代理提供,主要是针对货物的具体明细,如品名、件、重、尺等进行说明,更能详细描述的描述货物的情况。

十、货物海上运输的平安险的责任范围有哪些?

平安险的责任范围:

①被保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造成整批货物的全部损失或推定全损。被保货物用驳船运往或远离海轮的,每一驳船所装货物可视为一整批。

②由于运输工具遭受意外事故造成货物全部或部分损失。

③在运输工具已经发性意外事故下,货物在此前后又在海上遭受自然灾害落海造成的全部分损失。

④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货物落海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

⑤被保人对遭受承保范围内的货物采取抢救、防止或减少货损的措施而支付的合理费用,但以不超过该批被救货物的保险金额为限。

⑥运输工具遭难后,在避难港由于卸货所引起的损失以及在中途港、避难港由于卸货、存仓以及运送货物所产生的特别费用。

⑦共同海员的牺牲、分摊和救助费用。

⑧运输合同订有"船舶互撞责任条款",根据该条款规定应由货方偿还船方的损失。

标签: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推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