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制度要求?

一、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制度要求?

加强船公司本身的规范化管理和理顺船公司对船舶营运安全和防污染管理,是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任务。在运行过程中,操作是中心,领导者的责任是关键,组织结构是支柱,工作程序是依据,资源和人员是保证。

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准则有哪些?

“一组方针、程序和要求。”

环境管理体系审核的准则可分三部分:

一、GB/T24001/ISO14001标准

二、环境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其他环境管理体系文件

三、适用于组织的环境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三、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主要程序有哪些?

船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是在所有船员都接受了有关ISM规则的知识培训,而且公司的所有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已经配备到船,在此基础上,船舶可以开始正式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其过程大致如下:

1.培训:对安全管理体系的熟悉和理解是实施安全管理的基础,所以第一步就是由船长负责组织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学习培训,组织全体船员学习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熟悉各人的职责,熟悉各个操作程序。尽管由于船舶的条件所限(教材、师资、时间等),船员的学习和培训的效果并不一定十分理想,但这个过程必不可少。而且首先要使每个船员都明白自己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位置,清楚自己的职责以及自己应尽的责任。我们的船员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理论水平,相信在熟悉和理解安全管理文件的内容方面不会有太多的难处,何况还有船长的辅导和公司的支持,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全体船员的水平会越来越高;

2.运行:在船长的领导下,船上各部门、各责任人均要严格按安全管理体系文件规定的分工行使其职责(从各种设备的操作、使用到检查、试验,从船舶及设备的维护、保养到修理、安装),各种安全活动均要按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具体要求认真进行记录;

3.监控:对在实施安全管理体系时所进行的各项具体活动,船长必须严格实施监督管理,并做好记录。各部门对运行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要及时报告船长,并由船长按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具体要求向指定人员报告。并同时采取有效的预防纠正措施,采取的纠正措施和纠正效果要进行记录。所有活动所产生的记录必须完整和规范,这也是分析和评估安全管理体系时所必须的材料;

4.内审:为了对船舶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状况进行评价,不断调整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的机制和各项实际操作,船舶必须适时进行内审。对在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都要向指定人员报告,并制定切实有效的预防纠正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期限内及时纠正。

5.管理复查:为了不断完善按管理体系的机制和实际操作,要对船舶的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复查,以对安全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适合性进行评价并向指定人员提交报告。从而为调整、完善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第一线的资料。

6.申请外审和发证:当安全管理体系在船舶运行三个月以上,已进行过内审并且内审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已经得到纠正后,就可以向主管机关或船级社提出初次审核申请,以取得船舶的安全管理证书(SMC证书)。初次审核通过后,而且在审核中审核组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已经得到纠正并由审核员确认后,由相应的主管部门发放船舶的SMC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船由CCS直接发,方便旗的船舶由方便旗国家授权的机关发),其有效期为五年并服从于中间审核。

7.接受外审:为了保证船舶所取得的SMC证书的持续有效,船舶还要接受发证机关的各种审核,如中间审核(审核时间为:初次审核后的第三个年度)、换证审核(证书到期时必须进行)等。除了这些,船舶的SMC证书的有效与否还要服从于公司的DOC证书,这也就是说,如果公司的DOC证书失效,船舶的SMC证书也随之失效

四、安全环保合规要求有哪些?

应该从如下几方面来做好安全生产合规管理体系搭建。

(一)以企业员工为基底,形成企业合规文化的土壤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建立安全生产培训机制并丰富培训的形式,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岗位作业安全、设备操作安全、消防及用电安全等的相关知识培训,并通过考核,考核之后才能上岗。此外,企业应依法做好应急预案及演练,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根据不同企业的模式打造企业合规管理

企业应当根据《安全生产法》的具体要求以及自身行业特点,按照合规管理体系的标准格式制定、完善合规体系。建立健全以企业法定代表人为第一责任人、企业部门全覆盖的合规组织架构,建立健全企业经营管理需接受合规审查和评估的审查监督、风险预警机制、危机应对与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定期检查排查机制,从制度上预防安全事故再发生。

(三)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合规风险识别及评估工作

《安全生产法》将隐患排查治理和建立风险等级管控制度确定为安全生产的双重预防工作机制,为安全生产合规检查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企业应当开展定期和专项合规风险检查,由内部管理人员和第三方顾问组成合规检查工作小组,制定合规义务检查清单,开展合规检查,排查风险隐患,并形成合规风险检查报告,揭示合规风险问题并提出合规整改建议。检查结果可作为员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依据,记入其合规考核并与绩效挂钩,亦可作为责任追究的依据。

(四)加强并深化安全生产合规标准化建设

2020年,国务院安委会印发了《全国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着重强调要通过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有效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企业需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年度安全生产目标,通过建立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经营行业,让企业的相关生产经营环境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要求。通过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自我完善以持续改进,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五)重点学习最高检推行的企业合规考察机制

如果企业涉及安全生产相关案件,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的,企业要积极争取适用合规考察机制。目前,最高检的合规不起诉试点工作,已经涉及近百家检察院,并且在2022年4月,最高人民检察院会同全国工商联专门召开会议正式“官宣”——涉案企业合规改革试点在全国检察机关全面推开。根据最高检最新的意见,符合条件的涉案企业均可适用企业合规考察机制。因此,一旦涉刑被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涉案企业应当积极申请适用企业合规考察机制。企业运用好合规不起诉制度,可以避免涉刑,把刑事犯罪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企业环保合规是指企业在制度制定环节、经营决策环节、生产运营环节,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和完善企业生产规范和环保制度,加强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违规问题所开展的一系列的工作。

完善公司环保合规管理,既是承担社会责任的必然要求,也是防范风险和提升企业形象的重要契机。事实表明,企业对环保合规管理的重视程度对企业持续稳健经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环保合规管理是管理和控制企业环境法律风险,避免环境事故发生最有效的途径。笔者建议企业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好环保合规体系搭建。

(一)做好建设项目环保立项管理

目前建设项目立项管理的立法趋势是,一方面是由事先监督改为事中和事后监督。2018年12月29日,修改后的《环境影响评价法》,取消了建设项目环评资质行政许可事项。在建设项目的环评及批复阶段,已经取消环评前置、行业预审、试生产审批及竣工环保验收的行政审批;另一方面就是罚款无上限,企业违法成本升高。在该背景下,对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要求更高。从建设项目的建设、运行及退出全部过程,企业都要按照相关行业准入或限制条件、“三同时”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等进行合规管理。

(二)做好污染防治设施的投入及持续有效

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的防护设施应当依法建立,且有专人维护并可正常使用,及持续发挥作用。

(三)做好废水处理管理

对企业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的污染物种类、废水处理工艺、运行维护、排口、去向及监控情况进行管理。

(四)做好大气排放物及大气环境质量管理

对企业各类废气、油烟及粉尘,从处理工艺、排放及监测的过程和末端控制进行管理。

(五)做好噪音管理

对生产工序、施工活动或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中产生的噪音进行监测和管理,尤其是夜间或涉及许可事项。

(六)做好固体废物及危险物质管理

通过对企业废物类型进行识别,区分一般固废和危废,从收集、分类、回收、存储、运输到利用或无害处理整个流程,依照不同标准进行管理。

(七)做好土壤污染治理和修复管理

结合企业项目土地情况,对土地利用、原有设施、地面堆存或者地上、地下储罐等土地污染的处理和修复管理。

(八)做好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

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和治理(含绿色矿山建设)主要包括首矿区、废弃矿、矿区边坡等的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及治理工作。

(九)对于企业环境保护的内控机制及对新环保法要求的落实情况

企业需健全环保内控机制,并落实新环保法要求的信息披露及应急预案等管理措施。

(十)加强企业员工环保合规培训

做好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培训及宣贯,尤其是日常合规管理和应急情况管理。

(十一)做好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及环境权益管理

结合企业情况,通过节约能源,降低碳排放,做好排污权、碳排放权、节能量交易等各类环境权益的开发与管理。

(十二)环保税

从环保税的应税对象和应税污染物识别、应纳税额计算、申报、缴纳,到应对专项环保税务稽查和问询,以及合理利用政策的规定申请减免环保税等。

(十三) 做好环境信息公开

结合企业情况,从重点排污单位、公开内容、公开时间等方面进行管理。其中,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有特别要求。

另外,承包商作为企业生产运营重要的参与者,对于承包商的管理也是安全和环保合规都涉及的重要一环,也必须予以重视,因为业务可以进行承包,但是责任不会因为业务被承包而减轻,承包商管理没有做好的话,将会成为企业安全环保最容易出现问题的一环。所以,企业需要通过几个方面来做好承包商管理:1. 对承包商的选商资质审查;2. 对与承包商签订的安全环保管理协议审查;3. 加强合同履约过程对承包商的日常管理(人员、机具、高危作业);4. 加强检查与考核。

五、船舶管理体系包括哪些?

船舶管理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船舶运营管理:包括船舶日常运营和管理、船舶安全管理、船舶维护管理、船舶人员管理等。

2. 船舶安全管理:包括船舶安全规则和程序的制定、安全培训、事故调查和风险评估等。

3. 船舶质量管理:包括船舶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遵守,确保船舶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的要求。

4. 船舶环境管理:包括船舶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定和执行,以减少船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废物管理、污染物排放控制等。

5. 船舶运输管理:包括货物运输计划制定、货物装卸操作管理、航线规划等。

6. 船舶维护管理:包括船舶维修计划和维护记录的管理、维修工作的组织和监督等。

7. 船舶人员管理:包括船舶人员资质和培训管理、人员合理配置和管理、人员健康和福利保障等。

8. 船舶文件和记录管理:包括船舶文件和记录的管理、存档和保密工作等。

这些方面的管理体系有助于确保船舶运营的安全、高效、环保和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

六、船舶软梯安全使用要求?

船舶软梯安全使用,一般情况下小船靠大船或靠码头高的时候,都是要求使用软梯的。

七、船舶安全返港要求?

支持安全返港的系统要求、安全区,支持有序撤离的系统要求、系统能力的评估、检验和试验等。同时,指南还给出了解决满足安全返港和有序撤离要求的思路和方案,可为客船和客滚船的设计、建造、试验和检验提供指导依据。

八、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哪些安全管理体系?

企业安全保障体系包括安全目标和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

1、安全管理体系实际上应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安全管理方法的总称。在不同时期,对于同一个企业要有不同的管理体系,如果,企业的技术、设备的先进性发生了改变,则管理体系也要随之发生改变,否则,管理就要落后。

2、按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生产设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作业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6个方面。

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ccupation Health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英文简写为“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它与ISO9000和ISO14000等标准体系一并被称为“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和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对企业的质量管理和经营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产管理在内的所有生产经营活动科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

十、合规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

合规管理体系是一种企业管理体系,主要用于规范企业的运营行为和确保企业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以下是合规管理体系的要求及使用指南:

企业规章制度:为确保企业正常经营、管理、服务的需要,应建立完善的企业规章制度。

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制定风险标准、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等。

合规底稿:建立合规制度、合规手续、制度执行情况等底稿。

内部监控体系:包括内部审计、内部调查、内部控制、内部监督等。

外部监管管理:对于外部监管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应积极配合、主动沟通,确保企业在法律法规框架内正常运营。

建立和开展培训计划:培训公司内部员工、合作伙伴和供应商,防范和识别潜在的合规风险。

在使用合规管理体系时,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和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流程,建立全面的合规管理体系。企业需要明确合规内控目标、制定规章制度、监测内控效力、建立调查机制等措施,确保企业管理程序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避免不必要的合规风险。

标签: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推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