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运发展史? 数字中国的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一、世界。海运发展史?

1、早期中国轮船航运业,商人购买洋船后,多托洋行出面,赴领事衙门呈报更名入册,领取船牌行驶。原因是避免报捐。或商人雇买洋船与外国人合伙经营。原因是不仅借助洋人的管理和技术,又可购买修葺之料。

2、从中国轮船航运业艰难兴起的史料中,可以反映出中国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束缚,同时又对他们有一定的依赖关系

二、数字中国的发展呈现什么特点?

1,数字产业化稳步发展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跨越式发展。

二是数字化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形成。

2,产业数字化进程提速

一是数字技术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二是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取得重要进展。

3,数字化治理成效显着

4,数据价值化加速推进

三、发展海运需要哪些条件?

专业技能方面:1、海运操作流程

2、专业英语,包括邮件往来基本的商务英语沟通能力,各国家港口的名称及缩写,各种提单的名称,费用的简写,等等。

3、相关的贸易条款,简单的贸易流程。

4、集装箱,租船等业务的基本流程。

个人技能方面:1、足够的责任心,团队合作能力,必须仔细仔细再仔细!

2、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头脑思路清晰,灵活解决问题,不要定势思维。

3、不卑不亢的做事风格。

四、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自洋务运动后,中国民族工业开始起步并逐渐发展,历经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其发展的速度日益加快,到20世纪初,达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巅峰,迎来了为世人和后人津津乐道的所谓“黄金时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这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也是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出现的最主要原因。

首先,一战期间,外国商品输入量下降,从而改善了中国民族工业品的国内外市场环境,减少了与外国工业品的竞争压力。例如,中国的棉纱市场向来为英、日、美几国所垄断,而其中英国一直占据优势地位。在战时以及战后世界资本主义危机中,英国棉纱棉布产量大减,对中国的输出自然也减少了。市场上的洋纱供给减少,而需求仍然很大,这就使棉纱的价格上涨,盈利增加。在高额利润的刺激下,商业资本纷纷转向纱厂投资。

其次,由于战争,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部分商品的需求增加,为中国货物输出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的面粉工业是在20世纪初才开始发展,基础十分薄弱,国内所需面粉一向依靠进口洋面。大战爆发后,各国忙于战争,农业减产,民用工业紧缩,军食需求大增,所以不能像战前那样把面粉源源运来中国。这样,国内市场上就出现了对国产面粉的迫切需求。更为有利的是,大战进行期间,各国还反过来向中国购买面粉。

总之,出口增加和国内市场需要,刺激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尤其是出口需求量大的纺织业和面粉业。

辛亥革命的推动,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政治上的束缚和障碍。民国初期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奖励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地位,激发了他们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其次,辛亥革命前后,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作用尤其突出。这些运动大都以“爱用国货”为口号,既抵制了帝国主义侵略,又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再次,辛亥革命后,国内形势的变化,使当时的实业家们认为,工商业发展的有利时机已经到来,所以各种发展实业的团体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较为著名的有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中华实业团等。这些实业团体,掀起了发展民族工业的新浪潮。

中国民族工业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艰难成长起来的。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夹缝中的民族工业,于1912~1919年,获得了一个迅速发展的短暂春天。这一时期民族工业的发展,明显地被打上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烙印,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时间短暂,昙花一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结束,欧洲列强的侵略势力又卷土重来。战前,在中国的侵略势力居于首位的是英国,而战后,英、日、美成为侵略中国的三个国家。中国民族工业向前发展的趋势立刻就被打断了,“黄金时期”立即消失,重新转入萎缩和萧条,并很快陷入破产、半破产的境地。大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兴旺只不过是昙花一现,因此我们称之为“短暂的春天”。

(2)“实业救国”成为当时一大时代潮流。爱国心的驱使和利润的刺激,促使民族资产阶级投资新式工业。实业救国论不仅表现为理论宣传和创办实业的活动,而且在许多次反帝爱国活动中以各种各样的斗争形式表现出来。如近代史上一再发生的“抵制洋货,使用国货”的运动就是一种有典型意义的表现形式。

(3)发展速度快但水平低。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尽管从1912~1919年,8年的投资总额超过以往40年的总和,但连同过去总资本仅2亿多元,仍远远落后于帝国主义国家。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4)发展不平衡。轻工业尤其是纺织业、面粉业发展快而重工业发展慢,并始终不能摆脱对帝国主义的依赖,不能形成独立的经济体系。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民族工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繁荣景象,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繁荣景象的短暂出现及迅速消失,充分说明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是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

五、人口发展从总量上看呈现什么特点?

第一,从人口总量上看,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是放缓的,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2020年,我国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过去十年间,我国人口实现了从13亿人到14亿人的跨越,人口总量增加了7206万人,比2010年增长了5.38%,年均增长0.53%,略低于上一个十年0.57%的平均增长率。

第二,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的素质不断提升。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第三,从性别构成上看,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性别结构得到改善。普查结果表明,总人口性别比为105.1,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的105.2相比基本持平,略有降低。从出生人口看,出生人口性别比2020年为111.3,较2010年降低了6.8,逐渐趋向正常水平。

第四,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单独二孩”“全面两孩”等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促进了出生人口出现回升,“二孩”生育率明显提升,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

第五,从人口迁徙流动情况看,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普查结果表明,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第六,从人口的城乡结构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十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十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个百分点。普查结果表明,加快实施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六、数字产业化发展呈现的明显特点?

我国数字产业化发展呈现五大特点。

一 是顶层设计不断加强,政策机制日益健全。

二是第二方面是关键的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创新能力不断加强

三是行业应用逐渐深入,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凸显。

四是区域布局持续优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五是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

七、儿童散文发展期所呈现的特点?

1、童心和童趣是儿童散文的灵魂。

2、选材和立意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3、优美、活泼、朴实、简约的语言特征。

儿童散文的作者一般都是成人,他的情感情绪、生命体验必须让儿童读者所接受。因此,作品还要有一颗“童心”,在情感上要足以引起小读者的共鸣。优秀的儿童散文都会让人感到一股充溢全文的童心稚气。

儿童散文有各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其内容表达,可分为儿童叙事散文、儿童抒情散文、儿童议论散文。按其表现格式,可分为随笔、小品、杂文、札记、素描等。儿童散文也有种种表现体式:冰心的《陶奇的暑假日记》是日记体;赵树理的《给女儿的信》是书信体;冰心的《寄小读者》既是书信体,又是游记体;而任大霖的《童年时代的朋友》则是近于小说的故事体;冰心的《咱们的五个孩子》则是近于报告文学的特写体等。

八、世界法治发展特点?

法系是比较法学家按照历史传统和形式特点对世界各国法律所作出的分类。在大国际法即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以及国际商法的形成和演进中,大陆法和英美法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大国际法中的很多原则、规则、内容和体系就直接来源于其中。直到今天,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律体系仍然是当今国际社会中的强势法律体系,仍然对国际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的演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大法律体系是指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以法国法和德国法为代表,融合相关法律因素逐步形成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由于大陆法国家的法律以成文法的形式出现,因此,大陆法系又称为法德法系、成文法系等。

英美法系是以中世纪英国法为基础,以英国法和美国法为代表,融合相关法律因素逐步形成的世界性法律体系,由于早期英国的法律主要以判例法的形式出现,且在全国范围内普遍适用,因此,英美法系又称为判例法系和普通法系。在这两大法系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罗马法又发挥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作用。

大陆法的特点

(1)全面继承罗马法:吸收了许多罗马私法的原则、制度,如赋予某些人的集合体以特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所有权的绝对性,取得财产的各种方法,某人享有他人所有物的某些权利;侵权行为与契约制度;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相结合制度等。还接受了罗马法学家的整套技术方法,如公法与私法的划分,人法、物法、诉讼法的私法体系,物权与债权的分类,所有与占有、使用收益权地役权以及思维、推理的方式。

(2)实行法典化,法律规范的抽象化概括化。

(3)明确立法与司法的分工,强调制定法的权威,一般不承认法官的造法功能。

(4)法学在推动法律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法学创立了法典编篡和立法的理论基础,如自然法理论、分权学说、民族国家理论等,使法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任务由法学家。

英美法系特点:(1)以英国为中心,英国普通法为基础;(2)以判例法为主要表现形式,遵循先例;(3)变革相对缓慢,具有保守性,“向后看”的思维习惯;(4)在法律发展中,法官具有突出作用;(5)体系庞杂,缺乏系统性;(6)注重程序的“诉讼中心主义”

九、世界经济呈现什么化的特点?

1、贸易自由化。随着全球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的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促进了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形成,从而加快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促进了全球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也使得加入到WTO组织的成员以统一的国际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2、生产国际化。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极大地推动着世界市场的扩大。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从时间和空间上缩小了各国之间的距离,促使世界贸易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促使生产要素跨国流动,它也为全球化生产准备了条件,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

3、资本全球化。世界性的金融机构网络,大量的金融业务跨国界进行,跨国贷款、跨国证券发行和跨国并购体系已经形成。世界各主要金融市场在时间上相互接续、价格上相互联动,几秒钟内就能实现上千万亿美元的交易,尤其是外汇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流动性和全天候的市场。

4、科技全球化。它是指各国科技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优化配置,这是经济全球化最新拓展和进展迅速的领域,表现为,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的大规模跨国界转移,跨国界联合研发广泛存在。以信息技术产业为典型代表,各国的技术标准越来越趋向一致,跨国公司巨头通过垄断技术标准的使用,控制了行业的发展,获取了大量的超额利润。

十、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与新趋势?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新特点:

1.人口总量惯性增长,人口增速有所放缓。

2.劳动年龄人口下降,人口抚养比上升。

3.人口素质大幅改善,人力资本不断提升。

4.人口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人口流动更趋活跃。

5.人口性别比趋于合理,家庭户人口规模持续下降。

我国人口发展呈现出新趋势:

1.人口总量即将达峰,人口负增长为期不远。

2.人口数量红利进入尾声,人口老龄化逐步加速。

3.健康中国、科教兴国战略深入实施,人口质量快速提升。

标签: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推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