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宋漕运船有什么特点?
北宋都城汴京四周并无屏障,为确保都城之安全,只有倚靠重兵以为屏障,自然增加了对军队衣食的需求和对漕运的仰赖。
这些物资构成了北宋朝廷赖以为生的经济基础,而它们所以能够由南方大量运至中央,运河实为其中最重要的因素。
二、古代漕运船靠什么动力?
撸,撸是什么,摇橹想必大家都听过,所以撸比桨长,置于船边用于摇动拨水前进。很多历史剧中船夫喊着号子摇橹的场景我们都非常熟悉。当然如果运船搁浅或者一些特殊地段也要用到纤夫,就是人力拖拽这都是少不了的,古代交通不发达,漕运一项就消耗了巨大的人力。
三、古代漕运船一般多大?
木制古船长18米,宽5米,体量很大。
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在太仓半泾河发掘了一艘极为完整的元代古船。
这条木制古船长18米,宽5米,体量很大,“1993年,我们在太仓也发现过一艘古船,体量更大,但可惜没有保存下来。而此次发现的保存完好、体量巨大的古船,也非常罕见!”
有专家已初步判断,这艘古船可能参与过元代的漕运,也就是将南方的粮食、通过海路运往元大都。
四、古代漕运船一般多少吨?
古代京杭大运河的漕运船一般都是30吨到50吨!。每船装运量不得超过五百石,另可装土产往返各口岸行销(后因运道淤塞而禁止),清代最终实行官收官运,承运者是卫所军籍中较殷实的军丁(运丁)。
据最新出土的郑和副手洪保太监的墓志铭所得到的材料,人们认为郑和的宝船排水量2500吨,文献中古代再没有能望其项背的其他船只了。
五、船的特点?
船(Boat)是一种物品,也是一种实体的交通工具。船能在水面上自由漂浮与移动,玩家也可以坐进船内,所以在渡过海洋或其它大面积水域时,乘船是一种快捷的交通方式。但船很脆弱,很容易因触礁而损坏。船会顺水流行进,这个特性可以用来制造自动港口与船坞。
船一旦被合成,就可以被放在任何水方块上,或者通过点击鼠标右键把它放在陆地上,并能够通过敲击来回收船。
六、漕运的拼音?
漕运【拼音】:cáo yùn
基本释义
指历代王朝利用水道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接济军需。
详细释义
旧指从水路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军需。
汉 桓宽 《盐铁论·刺复》:“ 涇 淮 造渠,以通漕运。” 晋 王羲之 《与尚书仆射谢安书》:“今事之大者未布,漕运是也。” 宋 陆游 《知兴化军赵公墓志铭》:“抵公去,所发漕运四十万緡,不费一钱。”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利源调度·漕运》:“ 秦 伐 匈奴 ,令天下飞芻輓粟,此漕运之始也。”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五八四年, 隋文帝 令 宇文恺 率水工开凿 广通渠 ,引 渭水 自 大兴城 ,东至 潼关 ,长三百余里,漕运便利。”
七、苏州的船的特点?
苏州地处江南水乡,船文化源远流长,因此苏州的船也具有独特的特点。首先,苏州的船大多采用木制结构,外表纹路清晰、漂亮,具有较强的装饰性。
其次,苏州船一般比较小巧灵活,适合在江河湖泊等狭窄水域中使用,具有优良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再者,苏州船还注重实用性,经常在船身、船漏和甲板等部位设置有功能齐全的设施,如棚顶、防晒伞、扶手等,以方便乘客使用。总体来说,苏州的船具有精美、灵活、实用等特点,充分展示了江南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八、福船特点?
一是首部尖,尾部宽,两头上翘,首尾高昂。它的两舷向外拱,两侧有护板。特别是福船有高昂首部,又有坚强的冲击装置,吃水又深,可达到四米,适合于作为战船。
二是船体高大,上有宽平的甲板、连续的舱口,船首两侧有一对船眼。作为战船用的福船全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兵士,三层是主要操作场所,上层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发,往往能克敌制胜。
三是操纵性好,福船特有的双舵设计,在浅海和深海都能进退自如。
由于福船具有上述特点,适合于海上航行,可以作为远洋运输船和战船。据古籍记载,明代我国水师以福船为主要战船。
福建是全国著名的造船中心,明朝廷派出的出国使臣乘坐的官船均为福船型海船。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驶向西洋各国,途经太平洋、印度洋,还要去波斯湾和东非沿岸等深水海域,必然会选择尖底、深吃水、长宽比小的福船船型。再说,在一些古代文献中记载的郑和宝船的长宽比较小,约为2.3—2.4,正符合了福船的长宽比。由此,可以确认郑和宝船为福船船型。
大多数造船史研究者认为,大型宝船为福船或改造的福船船型,在江苏太仓、福建长乐、云南晋宁的郑和纪念馆、陈列馆展出的郑和宝船就是福船船型。而郑和船队的海船则由福船、沙船、广船及它们的改进型混合组成
九、古代漕运以战争命名的漕运是哪场?
春秋前期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秦穆公下令从秦国都城雍(今陕西凤翔)用庞大船队通过渭河、黄河、汾河运送几千吨粮食到晋国都城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是为泛舟之役。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开发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从扬州引入长江水经过樊梁湖、博芝湖、射阳湖到淮安入淮河,从水路调兵运粮。三年后吴王夫差扩展邗沟,开荷水运河,接通泗水。 中国古代政府将所征收财物(主要为粮食)经水路解往京师或其他指定地点的组织和管理。水路不通处辅以陆运,多用车载(山路或用人畜驮运),故又合称“转漕”或“漕辇”。
秦汉秦始皇攻匈奴时,从山东向北河(今内蒙古乌加河一带)转运粮食;攻南越时,令监禄凿灵渠沟通湘江与西江水系运粮。楚汉相争,萧何将关中粮食转漕前线以供军食,对汉军的胜利起了重大的保证作用。
西汉定都长安后,每年需从关东运输大量谷物以满足关中地区贵族、官吏和军队的需求,转漕逐渐制度化。汉初,每年运量为几十万石。武帝初年,增到一百多万石,以后又增到四百万石。元封元年(前110),根据桑弘羊的建议,令民纳粟补吏、赎罪,各农官又多增产,政府掌握的粮食大增,漕运一度增到每年六百万石,一般则仍保持在每年四百万石左右。漕运用卒达六万人。由各地护漕都尉管理,沿途县令长也有兼领漕事的。漕粮则输入大司农所属的太仓。此外,在武帝连年用兵和开发西南时,对军队所需的粮食也都进行了费用浩大的转漕运输,甚至漕转一石,沿途要耗费十余钟粮食,大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漕转关中,费用浩大,需时很长,动员人力很多,特别是漕船要经过黄河三门峡砥柱之险,粮食损耗很大。为此,西汉政府曾先后采取过多种改进办法。其中收效最大的是漕渠的开通。武帝元光六年(前129),根据大农郑当时的建议,用三年时间,沿秦岭北麓开凿了与渭河平行的人工运河漕渠,使潼关到长安的水路运输的路程和时间大大缩短,运输费用从而减少,沿渠民田也能收到灌溉之利。这是汉代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此外,宣帝时耿寿昌建议籴三辅、弘农、河东、上党、太原之粟以供京师,这种做法,对缩短漕运路线,减少漕运压力,避开砥柱之险,起了良好的作用。
东汉建都洛阳,从山东、河北、江淮等地转漕粮食到京师,路程较近,又不需经过砥柱之险,改善了漕运困难的局面。因此光武帝初年省罢了护漕都尉。但此时漕运事业仍有一定的发展。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在洛阳南修阳渠引洛水以为漕。明帝永平十二年(公元69)王景治河,自荥阳(今荥阳县东北)到千乘(今山东高青高苑镇北)海口,筑堤修渠,使新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黄河徙道后混流的黄河、汴河分流,便利了南来的漕粮自淮河入汴,北来的漕粮循河、洛而西,使京师粮食供应不忧匮乏。这是东汉漕运事业的最大成就。此外,如光武帝时王霸击匈奴,曾从温水(即漯余水,流经今北京北)漕运军粮,安帝时虞诩为武都太守,在沮(今陕西略阳东)、下辩(今甘肃成县西)间数十里烧石剪木开漕船道等,也都改善了各该地区粮食运输紧张的状况。
十、关于天津的漕运?
我国古代的元、明、清三朝均建都于现在的北京,京城所消耗的粮草单靠北方出产是供不应求的,还必须“南粮北调”,而调运粮草最经济和便利的运输方式在当时只有水路。
尤其在明朝永乐年代后,一方面解除“禁海”令,一方面大力开浚南北大运河,漕粮既有海运,又大多以河运为主了。但不管是海运或河运,每年数百万担的漕粮都必须经过海河上游的三岔河口,再进入北运河才能运达京城,这样使海河上游的三岔河口逐步形成为天津的航运港口,也为天津成为北方最大的商贸中心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将南方的特色文化带到了北方,尤其是妈祖文化对天津城市和地方文化的持久影响,这在北方沿海城市中是绝无仅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