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商船的结构?
船的甲板上有三层建筑,每一层的周围都设置半人高的防护墙。第一层的四周又用木板围成"战格",防护墙与战格上都开有若干箭孔、矛穴,既能远攻,又可近防。甲板建筑的四周还有较大的空间和信道,便于士兵往来,甚至可以行车、骑马。
二、古代商船多宽?
郑和下西洋时使用的宝船到底有多大?按照明代的科技水平,真能造出史书中描述的长:136.8米,宽:55.9米的巨大船只吗?
三、古代商船的种类?
有多种多样,根据具体时和地区的不同,有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1. 桅帆船:利用风力推动船只前进的船只,根据帆的形状和布局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如战船、货船、巡逻船等。
2. 纺锤船:又称龙船,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大型战船,外形细长如纺锤,常用于军事行动。
3. 舢板船:原为古代中国沿海地区的一种渔船,后来发展为商船。它具有平底和无正立船首的特点,适合在浅水区域操作。
4. 海船:用于长程海上贸易的大型帆船,如中国的宝船和阿拉伯的远洋船(达华号)等。
5. 船篷船:又称船帆,是一种通过设置篷帆来增加帆面积的船只,用于提高帆船的速度和稳定性。
6. 渡船:主要用于河流和湖泊的短距离水上交通运输,通常供人和货物使用。
7. 威斯特瓦尔船:西方古代商船的一种,有多层甲板和高高的船楼,用于长程贸易和远洋航行。
以上只是古代商船的一些典型类型,实际上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商船存在,每种船具有不同的形状、用途和航行能力。
四、古代商船速度?
古代长江
古代帆船速度如果顺风最快能达到25公里每小时,但船不可能次次都顺风,因此平均下来应该只有15公里每小时。从中国东南沿海到南洋,除去休息住宿靠岸,暴风雨天气不能航行,大约半年。
首先中国的帆只需用绳一拉就可以收放,而且帆上有竹夹紧,增加了帆的强度而且不会卡乱
另外中国的帆是可以转向的,这样的结构使得中国的帆船可以逆风行驶
至于船身的结构,中国帆船也有它的优点的,起码平稳,吃水不深不易触礁,转向也灵活。
准确地掌握和控制船舶的航行方向,是航行中的一件首要的大事。
我国古代航行初期,船体较小,一般是利用竹篙和木桨来控制航行方向。随着造船技术的进步,活动范围逐渐扩展到深水区域,篙就用不上了。由于船体增大,木桨的数量相应增加,需要多人来划;这时,木桨要负担推行和制导方向的双重职能,操纵起来就不容易了。于是,桨按职能分成两类,一类专管划行,一类负责控制方向。专管控制方向的桨,我们称之为舵桨,它的位置逐渐从船舷移至船尾中部,成为尾桨,操纵方法逐步从划动改变为不离开水面的左右来回摆动。这种舵桨就是后世的导向装置——舵的始祖
五、中国古代商船多大?
据有关资料称,中国古代商船设有九桅、张十二帆,其“蓬、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具体尺寸按照英国学者米尔斯推算,郑和的船排水量3100吨,可载重2500吨。而根据1985年集美航专、大连海运学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合作,按照造船原理和中国式木帆船营造法式将宝船复原后,核算最大号宝船满载排水量约22848吨,取之方型系数0.43,可载重9824吨(见彭德清等编著的《中国航海史》第四章),这应该是最权威最真实的数据。
中华先人的伟大智慧令人叹服,相比之下西方的木质帆船始终没有超过10000吨,13~17世纪的欧洲卡拉维尔式帆船排水量2000~4000吨,3~4桅,而且西方大型的木质帆船容易船首位下沉,严重影响航行性能,甚至会导致风暴中船只解体。宝船的出现,说明了我国的造船工艺曾经很好的解决了船体强度和木材榫接的问题,如此巨大的木质船只,依然可以顶住印度洋的狂风恶浪。
六、明朝商船怎么拼,明朝商船g?
你看看是这个吗 前几天刚刚拼完,你仔细看说明书,然后先把船身拼出来,后面小的东西再往上加。
七、古代组织结构?
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
八、古代神话结构?
:上古神话是原初思想界神本主义的典型表征,也是周代“人的觉醒”的思想启蒙面临的反题。但现有思想史几乎都忽略了这个话题。上古神话是由创世神话、历史神话、英雄神话、图腾神话构成的神话系统。其中,历史神话是上古神话的主体,它是关于历史人物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
在这种传说中,燧人氏被说成是神秘的熟食文明始祖,伏羲氏是“蛇身人首”的渔猎文明始祖,神农氏是“人面龙颜”的农耕文明始祖;而黄帝则是亦人亦神的天才发明家,颛顼是民神分离、重树神威的宗教改革家,喾是神异仁德的帝王,尧是眉有八彩、其智如神的圣王,舜是目有重瞳、屡有神助的天子。关于上古神话,后世的文字典籍有多种记载,需要在广采博取的基础上综合权衡,细加甄别,对上古神话的系统结构作出逻辑自洽的实证研究,方能充分揭示上古神话万物有灵、神灵至上的思想意义。
九、古代水龙结构?
存在。 古代建筑中的水龙结构是一种特殊的石木结构,常用于建筑物的水利系统中,在防水、排水、汲水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水龙结构多采用兽头、鱼头等动物形象来设计,水从动物口中流出,与飞溅的水花形成美丽的水景效果,同时能够起到通水、防潮等作用。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水龙结构非常常见,如寺庙、宫殿、园林等,许多古代建筑中的水龙结构至今仍然保存完好,向人们展示了古代建筑技术的深厚积累和卓越成就。
十、古代亭子结构?
1.柱子:构成亭子框架的最主要部分,一般为方形或圆形的木质或石质柱子。根据亭子的大小和使用需求,柱子数量也不同。
2.梁:固定在柱子上,构成上方屋顶的支撑结构。一般是由横、竖、斜的木梁交织而成。
3.屋顶:一般为斗拱或歇山式屋顶,用瓦片覆盖,顶上可能有飞檐、鸱尾等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