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述船舶轴系如何定位?
定位和固定的话可以用轴肩、端盖、套筒、挡圈,圆螺母也可以
总之就是用外力对零件进行约束,使零件在轴向无法产生相对位移即可
引用一下书里的话,
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是以轴肩、套筒、圆螺母、轴端挡圈和轴承端盖等来保证的。
轴肩 分为定位轴肩和非定位轴肩两类,利用轴肩定位是最方便可靠的方法,但采用轴肩就必然会使轴的直径加大,而且轴肩处将因截面突变而引起应力集中。另外,轴肩过多时也不利于加工。因此,轴肩定位多用于轴向力较大的场合。分为定位轴肩和非定位轴肩
套筒定位 结构简单,定位可靠,轴上不需开槽﹑钻孔和切制螺纹,因而不影响轴的疲劳强度,一般用于轴上两个零件之间的定位。如两零件的间距较大时,不宜采用套筒定位,以免增大套筒的质量及材料用量。因套筒与轴的配合较松,如轴的转速较高时,也不宜采用套筒定位。
圆螺母 定位可承受大的轴向力,但轴上螺纹处有较大的应力集中,会降低轴的疲劳强度,故一般用于固定轴端的零件,有双圆螺母和圆螺母与止动垫片两种型式。当轴上两零件间距离较大不宜使用套筒定位时,也常采用圆螺母定位。
轴端挡圈 适用于固定轴端零件,可以承受较大的轴向力。
轴承端盖 用螺钉或榫槽与箱体联接而使滚动轴承的外圈得到轴向定位。
在一般情况下,整个轴的轴向定位也常利用轴承端盖来实现。利用弹性挡圈﹑紧定螺钉及锁紧挡圈等进行轴向定位,只适用于零件上的轴向力不大之处。紧定螺钉和锁紧挡圈常用于光轴上零件的定位。此外,对于承受冲击载荷和同心度要求较高的轴端零件,也可采用圆锥面定位。
二、船舶轴系拉线的确定方法?
确定船舶轴系拉线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拉线的方向: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参考方向,可以是船艏向或船艉向,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拉线的方向。通常情况下,船艏拉线指向船艏方向,船艉拉线指向船艉方向。
2. 确定拉线的位置:选择拉线分布的位置,一般可以选择船体的正中线上或者船体的面。在选择位置时,需要考虑船舶的结构和功能需求,确保拉线能够产生合适的力,并且不会对船体成损坏。
3. 确定拉线的数量:根据船舶的大小和功能需确定拉线的数量。一般情况下,船舶需要两条或多条拉线来平衡和控制船体的运动。
4. 确定拉线的长度和材质:根据船舶的尺寸和操作需求,确定拉线的长度。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材质来制作拉线,以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
5. 安装拉线:根据确定的拉线方向、位置、数量和长度,进行拉线的安装。安装过程中,需要确保拉线与船体的连接牢固可靠,不会出现松动或脱落的情况。
6. 测试拉线的效果:安装完成后,需要进行拉线的测试,检查其是否能够产生合适的力,并对船体的运动进行有效的控制。如果需要调整拉线的位置或长度,可以进行相应的修改。
总的来说,确定船舶轴系拉线的方法包括确定拉线方向、位置、数量和长度,以及安装和测试拉线的效果。在确定拉线时,需要考虑船舶的结构和功能需求,以确保拉线能够正常工作,并为船艇提供所需的控制力。
三、船舶轴系中间轴承刮削工艺方法?
以下是我的回答,船舶轴系中间轴承刮削工艺方法是一种传统的轴承制造工艺,其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轴承性能和更长的使用寿命。以下是一种可能的刮削工艺方法:准备工作:首先,对轴承座和轴颈进行清洗、脱脂、去毛刺和检查,以确保工作表面没有杂质和其他污染物。装夹:将轴承座装夹在工装上,确保其固定稳定。然后将轴颈放置在轴承座中,确保轴颈与轴承座之间的相对位置正确。粗刮削:使用粗刮刀对轴承表面进行粗刮削,以去除多余的材料并初步形成轴承表面。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比较均匀的表面粗糙度。半精刮削:使用半精刮刀对轴承表面进行刮削,以进一步细化表面粗糙度并形成一定的油楔。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为轴承的润滑和散热创造更好的条件。精刮削:使用精刮刀对轴承表面进行刮削,以获得更高的表面精度和更光滑的表面质量。这一步的目的是为了减小轴承的摩擦阻力,提高轴承的使用寿命。检测与修整:刮削完成后,对轴承表面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如果发现缺陷或问题,需要进行修整和补充刮削。清理与涂油:最后,对轴承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所有杂质和残留物,然后涂上适量的润滑油或其他防锈材料,以保护轴承表面并提高其使用寿命。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刮削工艺方法可能因不同的轴承类型、规格和制造要求而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刮削工艺时,应遵循相关的工艺规范和技术标准,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同时,操作人员需要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技术指导,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刮削工艺技巧和方法,并且能够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和意外情况。
四、船舶轴系转速一般为多少?
船舶轴系转速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它可以根据船舶的类型、设计和操作要求而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船舶轴系转速在每分钟几转到几十转不等。对于大型商船,其轴系转速通常较低,每分钟只有几转,这是因为大型船舶的螺旋桨较大,需要较低的转速来产生足够的推力。而对于小型船舶,例如快艇和游艇,其轴系转速可能会较高,每分钟可达几十转,因为它们的螺旋桨较小,需要较高的转速来产生足够的推力。此外,船舶轴系转速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航速、船型、主机功率和螺旋桨设计等。因此,在确定船舶轴系转速时,需要进行全面的考虑和计算,以确保船舶在安全和经济的前提下能够达到预期的航速和推力。
五、船舶轴系需要设置人员防护罩吗?
需要设置人员防护罩。因为:
GB8196-2003《机械设备防护罩安全标准》 机械设备防护罩安装要求 :
1、为所有的轴端安装防护装置,转动机械的防护罩包括转动机械的全部外露转动部分的防护罩,含转动机械的联轴器、传动皮带、机械密封等处(或盘根)等所有转动部分;
2、为所有做旋转或振荡运动的杠杆、凸轮、传动装置或轴安装防护装置;
3、为所有的传送带安装防护栏(尤其要注意传送带下面)、头尾部滚筒的封闭装置;
4、为所有的皮带传动装置和链条传动装置安装防护装置;
5、为所有正常情况下能够伸手摸到运动部件安装防护装置或封闭。
六、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1. 轴系的基本组成 轴系是由轴、轴承、传动件、机座及其它辅助零件组成的,以轴为 中心的相互关联的结构系统。传动件是指带轮、链轮、齿轮和其它 做回转运动的零件。辅助零件是指键、轴承端盖、调整垫片和密封 圈等一类零件。
2. 轴系零件的功用 轴用于支承传动件并传递运动和转矩,轴承用于支承轴,机座用于 支承轴承,辅助零件起联接、定位、调整和密封等作用。
3. 轴系结构应满足的要求
(1)定位和固定要求:轴和轴上零件要有准确、可靠的工作位置;
(2)强度要求:轴系零件应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3)热胀冷缩要求:轴的支承应能适应轴系的温度变化;
(4)工艺性要求:轴系零件要便于制造、装拆、调整和维护。
七、船舶原理?
是关于船舶运行的物理学和工程学原理的研究。船舶原理涉及船舶的稳定性、浮力、推进力、阻力、航行性能等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船舶原理:
1. **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船舶可以浮在水中,浮力等于水中排出的体积所产生的向上的浮力。船舶通过适当的设计和布局来确保浮力与船载荷的平衡。
2. **稳定性**:船舶的稳定性是指船在静态和动态条件下保持平衡的能力。稳定性涉及到船舶的重心、浮心、稳定力矩和倾覆力矩等因素。
3. **推进力**:推进力是船舶在水中前进的力量。通常通过螺旋桨、推进器或喷气推进器等动力装置提供。
4. **阻力**:阻力是船舶在航行中所经历的阻碍前进的力量。阻力包括水阻力、空气阻力、波浪阻力等。
5. **航行性能**:航行性能是指船舶在不同航行条件下的性能特征,包括速度、航行稳定性、操纵性、燃油消耗等。
船舶原理的研究有助于船舶设计师和船员了解船舶的工作原理、性能和运行特征。它的应用可以提高船舶的效率、安全性和可靠性,推动船舶设计和运行的发展。
八、轴系扭振计算基本原理?
轴系扭振计算基的本原理是主机通过轴系传递功率至螺旋桨,造成各轴段间的扭转角度不相等,轴段来回摆动产生的。
对扭转振动而言,由于曲轴较长,扭转刚度较小,而且曲轴轴系的转动惯量又较大,故曲轴扭振的频率较低,在内燃机工作转速范围内容易产生共振。
如不采取预防措施轻则引起较大噪声、加剧其它零件的磨损,重则可使曲轴折断。因此,扭转振动是内燃机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
九、轴系类型?
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组合构成了轴系,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机器的运转正常与否有着重大的影响。
轴系按其在传动链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可分为传动轴系和主轴轴系,一般对传动轴的要求不高,而作为执行件的主轴对保证机械功能,完成机械主要运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主轴有较高的要求。
十、船舶电梯原理?
船舶电梯是一种垂直运输设备,通过电动机驱动升降机舱和相关组件,使货物或人员从一个平台垂直移动到另一个平台。
其原理主要是利用电机带动齿轮或链条等传动机构,提升或下降电梯舱,以达到运输目的。船舶电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很重要,需要经常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