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铁路历史?

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同年7月19日,即《马关条约》签订后的第94天,光绪帝发出一道谕旨,宣称“当此创巨痛深之日,正我群臣卧薪尝胆之时”,并提出救亡图存的六项“力行实政”,修铁路被列为首项。清光绪二十三年(西元1897年),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建议清政府修建吴淞至江宁(今南京)的铁路,并从苏州接一条支路到杭州。

1898年,英国政府以最惠国待遇为由,向清政府索办沪宁铁路,但处于弱势的清政府只能同意商办。铁路总公司督办盛宣怀与英商怡和洋行签订《沪宁铁路借款草合同》,准许英商出资承办沪宁铁路。

1903年又正式签订借款合同,先后共借款290万英镑。1905年4月25日,沪宁铁路分开成上海—苏州、苏州—常州、常州—镇江、镇江—江宁(今南京)四段同时开工建造。

经过三年工程后,沪宁铁路于1908年(光绪34年)4月1日全线通车,当时线路全长311公里,由上海北站至南京下关站,沿途共设车站37个。

1908年4月3日的《申报》也报道了“沪宁铁路开车典礼”﹕“沪宁铁路告竣,定于三月初一开车。全路通行镇道刘观察亲至京岭下总车站举行开车典礼式。中西官绅到者甚多,颇极一时之感。” 当时上海到南京的火车需要10个小时。

沪宁铁路通车的同时也设立了“沪宁铁路管理局”,亦即是上海铁路局的前身,该局名义上派有华人主持局务,但管理实权仍在英国人手中。沪宁铁路的经营管理权直到1929年后才由国民政府铁道部逐步收回。于1928年到1949年间,曾被称为“京沪铁路”,这是因为当时国民政府完成北伐后,是以南京市为中国首都,故名“京沪铁路”。1933年,在南京负责来往长江两岸、下关和浦口之间的火车轮渡开始通航,使沪宁铁路能与长江对岸的津浦铁路连接,自此旅客由上海乘坐火车到北平,不需要先在南京下关站(今南京西站)下车再坐渡轮到长江对岸的浦口站(今南京北站)换乘列车到北平。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沪宁铁路被侵华日军占领。在抗日战争中,沪宁铁路遭受严重破坏。

1949年,随着国共内战中中国共产党的解放军不断向南推进,1949年5月27日,解放军进占上海,沪宁铁路运输秩序渐渐恢复,两天后恢复客运,同年7月1日,中断了12年的上海至北平直达旅客列车恢复开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沪宁铁路多次进行设备现代化。五十年代起淘汰旧木质枕木,改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并使用弹性扣件和新型道岔,至1958年2月26日,上海至南京开行特快列车,全程时间由5小时缩短到4小时。1958年起建造沪宁铁路第二线,后因三年困难时期,1961年工程暂停。

1968年12月29日,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列车过江不再需要火车轮渡,新南京站也同时启用,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接轨,并改名为京沪铁路。沪宁铁路改名为京沪铁路沪宁段,俗称仍为沪宁铁路。

而沪宁铁路运输能力日益紧张,所以沪宁复线工程再次开工,部分路段陆续建成双线。1986年6月,沪宁铁路双线接轨至上海站(老北站),至此沪宁铁路全线正式成为双线铁路,线路限速120KM/H。

1995年起,沪宁线开始进行提速改造和列车提速试验。1996年4月1日,中国第一列快速旅客列车“先行号”在上海站首发,最高时速达140公里,上海至南京全程时间缩短到2小时48分,中国第一次在铁路既有线提速取得成功。1999年10月1日NZJ1型新曙光号内燃动车组在沪宁线的测试中,创下了时速194公里、当时沪宁线的最高运行速度记录。

2007年4月18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京沪线沪宁段上开行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和谐号动车组,沪宁段部分区段最高时速达到250公里,上海至南京全程时间缩短到2小时内。

京沪线沪宁段电气化改造在2005年7月1日开始,并在2006年7月1日完工并投入运营。2006年7月20日,沪宁线首列电力机车牵引的客车上线运行,列车为上海开往无锡的N504次,由韶山9型电力机车牵引。

现在的京沪铁路由原先的原来由京山线(北京-山海关)北京-天津段、津浦线(天津-浦口)、沪宁线新南京站-上海一段组成。铁道部在2006年12月31日宣布,自2007年1月1日起,将沪宁铁路并入京沪线,改称“京沪线沪宁段”,因此铁路运行图现已没有“沪宁铁路”此名称,不过许多百姓和传媒仍有说“沪宁线”、“沪宁铁路”的习惯。

标签: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推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