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疏散零期疏散什么疏散?

一、早期疏散零期疏散什么疏散?

  人口疏散分为:早期疏散,临战疏散,紧急疏散。

  ( 1 )早期疏散是指根据国家统一号令,组织有关部门、单位,按预定的疏散计划,运用各种手段,以最快速度,把早期疏散对象运送至疏散区,进行妥善安置。疏散对象为老、弱、病、残人员和大专院校师生、重要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以及其他不需要留城的人员。

  (2)临战疏散是指从国家宣布进入战争状态到战争爆发之前的城市疏散活动。

  此时,拟定临战疏散的人员应:

  ① 立即树立进入战时的思想并进入工作战备状态,一切防空行动要听人防指挥部指挥。

  ②全家疏散的家庭,行前要对住宅加固,排除水电燃气危险,处理宠物、牲畜、家禽,疏散后的联系方法及有关事宜应告知社区人防留守人员。

  ③有战时生产任务的居民,应参加生产设施搬迁。

  ④服从并遵守人防疏散预案的安排和规定,做到按规定的时间、规定的路线,携带规定的物品到达规定的疏散地域。

  (3)紧急疏散是指人员在有空袭征候并听到人防发出预先警报时的短时间离岗、离家、分散掩蔽的防护活动。主要目的是减少人员伤亡,生活依托不变。疏散动作是:分头快速离开重点目标,如电视通信中心;脱离危险区,如火焰、毒气扩散区,到达安全区。

  紧急疏散应注意:

  ①动作要快,时间越短越好,因为警报声和炸弹落地的时间间隔很短,且不确定。

  ②只携带防空应急包,扶老携幼,有时要带上口罩或面具。

  ③安全是相对的,不要找绝对安全的地方。地下比地上安全,学校比政府大楼安全,操场比楼群安全等等。

  ④一定要待解除警报后再返回,因为一次轰炸可能有几个批次、几十架飞机。

二、疏散通道可以向上疏散吗?

可以向上疏散。

如果疏散通道、楼梯间无太多烟雾,可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前提下,沿着疏散楼梯迅速逃至地面;如果着火层在下层,向下的通道已无法通行,可向上疏散至屋顶或通过屋顶平台转到相邻安全的疏散楼梯逃生。

沿楼梯逃生过程中,如遇阻不能通行,要迅速撤离楼梯间,就近进入没有过火、过烟的楼层,并关紧楼梯间防火门,或尽力撤退到避难层、避难间或相对安全的房间,发出求救信号,等待救援。

三、疏散通道和疏散标志区别?

行人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区别: 

依照《消防安全疏散标志设置标准》中内容: 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是用于火灾时人员安全疏散时有指示作用的标志。 疏散标示指示是用于指示疏散方向和(或)位置、引导人员疏散的标志,一般由疏散通道方向标志、疏散出口标志或两种标志组成。 疏散导流标志是疏散指示标志的一种,能保持疏散人员视觉连接并引导人员通向疏散出口和安全出口的疏散指示标志。 警示标志是警告和提示疏散人员采取合适安全疏散行为的标志。 电光源型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是通过电源场致发光方式发光显示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 蓄光型消防安全疏散标志是通过光源照射,并在光源消失后仍能在规定时间内自发光的消防安全疏散标志。

四、行人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区别?

行人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是指在公共场所、大型建筑内部等出口处设置的指示标志,用以指示人员疏散方向和逃生出口。这些标志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分为以下两类:

1. 疏散指示标志:主要用于指示人员疏散方向和逃生出口,包括"出口"、"紧急出口"、"安全出口"等。这些标志通常采用绿色底色和白色文字或图案,以突出指示作用。

2. 安全设施标志:主要用于标识安全设施的位置和用途,包括"灭火器"、"灭火栓"、"安全通道"、"医疗箱"等。这些标志通常采用红色底色和白色文字或图案,以突出安全设施的特殊性质。

总之,行人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的区别在于其功能和用途不同,但它们都是为了保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疏散而设置的,应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关注。

五、共用疏散楼梯如何计算疏散宽度?

在大型的商场或者住宅公寓中,都是会修建紧急疏散楼梯的,即使大部分建筑的安防措施做得比较不错,但是大家都需要防患于未然,紧急疏散楼梯的存在性是相当必要的,在设计和修建紧急疏散楼梯的时候也是需要经过精密地计算和规划的,对于紧急疏散楼梯的宽度或者其他数据都有科学的依据,那么今天我们主要就针对疏散楼梯的宽度来展开详细的介绍。

 楼梯疏散宽度怎么确定

  建筑物除有固定座位等标明使用人数外,对无标定人数的筑物应按有关设计规范或经调查分析确定合理的使用人数,并以此为基数计算安全出口的宽度。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人体的摆幅,公共建筑人流众多的场所应取上限值。

  疏散楼梯有什么布置要点

  靠近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设置。这种布置方法便于进行双向疏散,提高疏散的安全可靠性。

  靠近电梯间设置。发生火灾时,人们习惯于利用经常走的疏散路线进行疏散。靠近电梯间设置疏散楼梯,可将经常用疏散路线和紧急疏散路线集合起来,有利于引导人们快速而安全地疏散。如果电梯厅为开敞式时,两者之间宜有一定的分隔,以免电梯井道引起烟火蔓延而切断通向楼梯的通道。

  靠近外墙设置。这种布置方式有利于采用安全性高、经济性好,带开敞前室的疏散楼梯间形式。同时,也便于自然采光、通风和进行火灾扑救。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

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垃圾道;

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他障碍物;

公共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内不应敷设可燃气体管道和设置可燃气体计量表。

当住宅建筑必须设置时,应采用金属套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装置等保护措施;

六、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疏散指示标志

设置场所

1、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一类)的住宅建筑,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

2、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

①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的展览建筑。

②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的地上商店。

③总建筑面积超过500㎡的地下、半地下商店。

④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⑤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礼堂。

设置要求

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志。

2、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七、水平疏散和竖向疏散如何分左右?

水平疏散和竖向疏散分左右方法。

众多大型购物商场和“超市”未在安全出口、疏散出口或通向安全区域、避难区域的门的地方设置“推开”、“拉开”、“禁止锁闭”、“禁止阻塞”等标志。

电梯及自动扶梯入口处也没有设置明显的“火灾时不得使用”的标志。这种情况下,一旦发生火灾,即使消防控制中心把电梯降至底层,停止扶梯运行,慌乱的人们也很容易堵塞,延缓逃生时间。

大型购物商场和“超市”疏散走道的长度一般长于20m,除设置疏散指示标志外,还应设置疏散导流标志。很多大型购物商场的情况是这样的:一是没有;二是稀少、不连续;三是蓄光导流标志不清晰。由于看不到疏散指示灯所指的方向,发生应急事故时,需要看到地面上的疏散导流标志,如果导流标志也不明显,疏散就更困难了。

所以,建议设计大型购物商场疏散指示标志灯时,指示灯要选大型号的,数量要适当增多,疏散导流标志要符合规范、连续、发光的规定。建议每个通道的疏散指示灯能指示平行方向和垂直方向。这样,人站在一个点,就能看到前面和左右方向的指示,消除人们购物的恐惧感,顺利地到达安全出口。

八、疏散标志和行人疏散通道图片区别?

疏散指示标志,可以更有效地帮助人们在紧急的情况下,及时识别疏散位置和方向,迅速沿发光疏散指示标志顺利疏散,避免造成伤亡事故。

疏散通道用于指示疏散方向和(或)位置、引导人员疏散,一般由疏散通道方向标志、疏散出口标志或两种标志组成。

九、疏散引导人员基本的引导疏散方法?

1、警示指挥:发出警示声音,提醒群众注意安全,明确疏散方向,做到相互协调;

2、疏导指挥:疏导群众按照指定方向,维持社会秩序,有序撤离;

3、分解指挥:根据状况,分解人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疏散;

4、控制指挥:利用各种器材,控制人群疏散路线,防止挤压、冲撞等现象;

5、处置指挥:处置群众停留情况,维护秩序,避免群众受伤事件发生。

十、疏散距离规范?

安全疏散距离主要包括两个要求: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安全疏散距离,规定一般超过15米;二是指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建筑物外部出口的安全疏散距离,规定一般不应大于30米。

1. 房内最远点到房门的距离

如果房内面积过大,可能导致人流集中过多。当火灾发生时,人群往往会集中在房间有限的出口处,使疏散时间延长,甚至造成人员伤亡。因此,为了保障房间内人员能顺利、快速地疏散到门口,再通过过道疏散到安全地带,一般规定从房间内最远点到门口的距离不超过15米,如果达不到这一要求,要增设房间或户门。对于商场营业厅、影剧院、多功能厅和大型会议室,一般来说,聚集的人员较多,通常安全出口的总宽度可以满足要求,但出口数量较少,这样的设计也很不安全,所以,对于这类大型区域。人员集中的房间,从最远点到房间的安全出口距离应控制在25m以内,每个安全出口的距离也要控制在25m以内,这样统一、分散地设置一些数量和宽度合适的出口,有利于安全疏散。

2. 从门到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

在允许的疏散时间内,人员利用走道快速疏散,从门到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是以烟雾中能看到安全出口或疏散标志为依据。

疏散距离的确定受多种因素影响,如建筑物内人员密度、人员情况、烟雾的影响以及人员对疏散路线的熟悉程度等,都会发生变化。人员情况主要是指人员行走困难或缓慢,如综合医院的病房楼、妇产医院、儿童医院等。这类建筑的安全疏散距离应更短。烟雾对人的视力有影响,据资料显示,人在烟雾中通过的极限距离为30米左右。

因此,一般来说,从房门到安全出口的安全距离不应大于30米。

标签:

相关文章

暂无相关推荐

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验证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