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4的年代剧《最美的青春》故事情节很主旋律:一群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在60年代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沙化严重的塞罕坝,种树绿化恢复生态。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产生真挚情感的故事。爱情线并不是主线,但是穿插其中如画龙点睛。
最初的冯程,刚来到塞罕坝的冯程,没有遇见覃雪梅之前的冯程。感情专一、善良执拗、不懂变通横冲直撞、恃才傲物却又才华横溢、骨子里有知识分子的优越感。
因为爱情放弃光明前途,奔走到偏僻之地;为了一条捡来的狗不惜一对多跟单位职工打群架;领导让他去种树他说自己是木材加工专业的,去种树是浪费人才。为了帮舅舅娶媳妇,经济上接济,一个顶一个乐队;又为了追回逃婚的舅妈,狂奔到人家门口舌战全家,眼看不成就坡下驴门口奏哀乐回彩礼钱......。
第一来到坝上的他最初并不是为了绿化祖国,而是为了运动中被打倒下放女友唐琪,辞去在京大学教师的工作带着女友回家避难。他描绘了的“美丽高岭”,根本没有会唱歌的小鸟、也没有梅花鹿,只有百里黄沙,木兰秋狝的围场是一百年前并不是今天。她无法忍受这个“一年两场风,一次刮半年”的地方,带着对一切的失望“叛逃海外”。留下了会拉琴的冯程,唐琪走了,冯程的魂丢了一半。
冯程没错,他的认知范围可以为了爱放弃荣华富贵,但是不能放弃祖国,虽然剧中没有明确交代,却窥见一二:遗腹子,父亲是抗日烈士,母亲一首带大,很可能是国家利益既得者,至少这个国家在物质和精神上不曾亏待过他,加上从小到大红色教育,从情感上他没办法割舍;而唐琪家庭条件优渥,在最初的政治运动中被打倒,深受迫害,优越的家庭环境很可能让她所受教育与冯程并不那么相同,她选择离开。无论留下的冯程还是走了的唐琪,他们都没错,只是观念不同,时代弄人罢了。
一头扎进了坝上沙坑去种树了,一千多个日夜里只有小六为伴,一种就是三年,一颗没种活,用他的话说自己就是孤岛上的鲁滨逊。后来称兄道弟的先遣队,最初他极其排斥,似乎长期与世隔绝已经不习惯了热闹,后来又来了第一批上坝大学生。有是自愿比如覃雪梅,有的是被分配比如孟月,有的是因为爱情比如武延生。他们的到来,给这片荒漠注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冯程从内心并不相信这批学生能扎根这里,公开“叫嚣”他们是来镀金的,早晚都得离开。
不得不说这样的心理从一定程度上是受了唐琪的刺激,潜意识里认为这些人和唐琪以及被唐琪带走的那个半个自己一样,受不了这里的艰苦、扛不住寂寞。早晚都得离开,